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1334|回复: 0

为什么医生群体是论文造假的重灾区

[复制链接]

8634

主题

8720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96
发表于 2017-4-28 10: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医生为何容易学术不端


107篇中国学术论文造假,被国际期刊撤稿的消息引发沸沸扬扬的讨论。有媒体整理了所有的问题学术论文作者名单,发现共涉及524名医生,他们中有不少都在知名的三甲大医院工作。中国医生怎么就成为了论文造假的高危人群呢?这和他们职业评价体系的独特性有关。
1为什么医生群体是论文造假的重灾区?因为想要职称,就得有论文,想要收入,就得有职称。 2真正应该改变的是职称与薪酬钩挂的体系,名利不可对等,论文只是“背锅”的而已。
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荒唐程度上,医学论文早就成造假的重灾区

这次的论文造假主要是在同行评审上做手脚,具体可见昨日的话题《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是国际期刊把关不严的错?》。107篇、524名医生,足见规模。而事实上,之前的历次国际期刊学术造假事件,医学论文都是重灾区。
医学论文造假,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问题,在荒唐程度上也数一数二。举一个典型的案例。去年,一篇关于前列腺癌研究的学术论文曾经在医生们的朋友圈广为传播。是研究出了一个令人激动的医学成果吗?还真是,不过是打引号的。这篇论文中,出现了超过50名的女性前列腺癌患者。等等,女性有前列腺吗?在正规的医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女性前列腺的说法。那会不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呢?女性确实在尿道附近有类似男性前列腺的一些腺体组织。那么,就算女性这些组织叫前列腺,发生癌变的机会又有多大呢?根据北京科技报的报道《调查医生晋升制度背后的论文利益链》,是十亿分之一。一名女性要中招已经比中彩票还难了。在一家医院,两年时间就能找到51个女性患者?个中荒唐,可见一斑。有论者笑称,下次在宫颈癌的论文里,就要看到男性的身影了。

为什么医生是论文造假的重灾区?因为想要职称,就得有论文。医生这个群体太有特殊性。2015年,医学行业媒体丁香园曾经做过一组调查,参与群体主要是三甲医院的医生。调查结果显示论文是中级以上医生职称晋升的硬要求,并且越是高级的职称要求就越苛刻。然而,一个悖论是, 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生认为发表论文对提高医术不重要。
做手术的有那么多时间来写论文吗?没有。中国网事的调查报道中,湖南省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袁医生为评副主任医师发论文苦恼,他告诉记者,现在平均每天要做2到3台手术,忙的时候要做4台手术,一天站六七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没有精力再搞科研,更别说要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而这也是许多医生的常态。丁香园的调研中,36.51%的医生表示,他们勉强完成要求,而高达25.88%的医生表示无法按时完成。论文让他们找不到北,压力巨大。最后,三成以上的医生表示自己有造假行为,而接近四成的医生表示自己没有造假行为,但是迫于压力可能会有。丁香园这篇稿件的题目颇为传神地总结了困境——《以论文评职称:残酷的现实 逼良为娼的结局》。


医生困于论文这件事早已引发很多讨论,而一些省份也开始试点,在基层医生中,论文和职称晋升相脱钩。这确实是好事情。可是问题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论文数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标准,而一旦这个硬标准脱钩,那么,考核就变成了软指标,可能让许多医生很彷徨。例如,天津市泰达医院的李青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所表达的担忧,“如果取消了论文标准,那临床能力标准如何操作?用什么量化?好与不好谁说了算?如何去把关?”

热播剧《外科风云》中对医生疲于写论文现象的描述
这颇似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后者常常被吐槽,可是平民子弟们还是更加信服于后者,因为它相对公平。
论文只是“背锅”的而已,真正应该改变的是职称与薪酬钩挂的体系,名利不可对等

当论文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容易掩盖一切矛盾。而最怕的是矫枉过正。科研与论文其实很重要。例如,中国医学论坛报一篇名为《不做研究,如何提高整体临床医疗水平?》的文章所说,真正的临床大师眼里处处是研究机会。即便是总结哪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有益,也需要研究。做了一辈子的事情不见得就对,这种靠经验的临床有很多对,但也有很多是错的,一旦错了,后果更可怕!
真正的问题是,名(职称)与利(收入)是需要分开来看的。倘若名利一直绑定在一起,那么不考察论文数量了,论文不造假了,可是没准会出现临床能力标准考试混乱,造假乃至于腐败的问题。换而言之,不过由论文至上变为了“XX至上”。那个时候,医生又疲于做别的事情,很多有心于科研的医生最后又忙于满足新的评估要求,而没有了安安静静做科研的时间。
解决方法何在?前述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稿件里,有一句话是出路,“如果一些医生甘愿一辈子做临床,认真执行临床路径,学习指南,不做研究也可以,但需要彻底为这些医生修改职称评价体系,他们无需去争取教授和副教授职称,完全与美国接轨,做主治医师即可,待遇可按工作量来考核而与职称脱钩。”事实上,在美国,私人执业的医生挣得最多,一般医院的医生次之,教学医院的医生收入最少。医院医生的薪酬考评体系应该是以具体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情况作为标准,而不是以职称论。否则也太不公平。一些在一线累死累活的医生因为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职称而收入低下,另有一些高职称而低能力的医生,缺乏接诊能力,论文是抄出来的,自然也没有什么实验能力,什么都不行,收入却比很多人高。当然,脱钩只是第一步,如前述李青医生的文章,多方位市场化的薪酬体制是成熟社会的标志。
薪酬应该与执业的工作表现挂钩
薪酬应该与执业的工作表现挂钩
而职称与薪酬脱钩,职称只与科研挂钩,对普通的病患也是好事情。在唯职称论之下,一些病人只从职称来判断医生的能力,很可能迷信专家教授的头衔,而放弃选择真正有实际执业水准的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9-8 13:55 , Processed in 0.24914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