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晚,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第三季总决赛。让人激动的是,这一季的总冠军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和大多数外卖从业者一样,他一天要送餐五十多单。在给别人送饭的时候,他自己却往往饿着。他一天花在吃饭上的时间,三餐加起来也不超过半个小时,钱数不多于25块。“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辛劳奔波也并不富裕的日子里,还能够有这样一颗爱诗的心。”主持人董卿也不由得为雷海为发出这般由衷的钦佩和赞许。 一位送餐任务如此繁重的外卖小哥,竟然能够在高手云集的诗词大比拼中胜出,这多少让人有点出乎意料。其实,雷海为的脱颖而出并非因为机缘巧合,而是他长期努力之后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的培养最好是在儿童时期,因为“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洛克语)。事实证明,儿童时代留下的记忆是最长久的,所激发的兴趣也将影响其一生。 雷海为对诗词的兴趣,就是其父亲从小培养激发的结果。想当年,他父亲会把古诗写出来,贴在厨房的墙上,教他朗读。因为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从那时候起,诗词开始在他心里播下兴趣的种子。随着年岁的增长、种子的发芽,尤其是随着大量的背诵,他渐渐做到明诗意、悟诗情,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他内心对于诗词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于是,他“因为喜欢的古诗词把杭州描绘得太好了,就干脆来杭州工作”。此外,2004年他在一家礼品公司打工时,意外在一本《诗歌写作必读》的书里,学到了格律诗的创作鉴赏门道。从此他一有空就去书店背诗,回家再默写,次日再去一趟校对一下。10多年后,他熟记于心的诗词已经过千首了。阅读古诗文,早已成为一种深深扎根于身心、无法剥离的阅读自觉和文化习惯。 时下,只要涉及读书的话题,许多人总会抱怨工作忙、家务烦而没有时间读书。其实,上班工作的人都不可能拥有大块的读书时间,零碎的读书时间都是靠挤出来的。按照苏步青先生的说法,读书要“多用‘零头布’”。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雷海为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就是他善于驾驭时间、挤出时间、利用时间进行阅读的结果。作为一位外卖小哥,一天送餐五十多单已经够他忙的了,但无论如何他总会抽时间看看诗词。一般在等餐或者休息的时候,他会把随身携带的《唐诗三百首》拿出来看。 雷海为不仅工作紧张,收入也有限。“生活上可以不富裕,但精神上决不能贫穷”,这应该也是雷海为内心的追求。正因为此,他才会在风里来雨里去的打拼中,没有忧怨,没有浮躁,依然保持一颗快乐、淡定的心。诚如主持人董卿所赞:“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一位满腹经纶的诗词爱好者,他一举夺冠,惊艳的何止是比拼现场?他的精彩表现,更从一个侧面告诉广大观众:一个人除了物质生活,还应该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个把业余时间交给阅读古诗文的人,一定能够找寻到精神支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因为他阅读的就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而经典也是文明的坐标,它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我们所达到的位置,我们将走向何方等一系列应当思考的问题,帮助我们的生命达到“有质量和完整”。
|